浏览次数: 时间:2023-07-18
色料和连结料通称为丝印油墨的主剂,但单由色料和连结料所配制成的油墨,并不能满足丝印工艺对油墨的多种多样的要求所以油墨总少不了这样那样的添加剂作为助剂用于改善油墨的性能,调整印刷油墨的适性 助剂是为了提高油墨的各种印刷适性而添加的各种辅助剂。
主要有消泡剂、稀释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干燥调整剂等在印刷时通常只加入少量的助剂,便可使印刷适性大为提高
增稠剂 能增加油墨体系调度的物质 增调剂能降低油墨中固体粒子的沉降性,避免稀墨的沉积结块:也能改变油墨的流变性,提高印刷适性 增调剂有的以吸收溶剂而增稠,如膨润土能吸收15信的水;有的使油墨体系结构网状化而增稠,如在矿油精中只加入2%的气相硅即成胶;有的人工合成有机增调剂(如PTF增稠剂),能使水增调1500倍,常用于织物印花浆(水性油墨)的增稠。
减粘剂 主要起改善油墨的流动性和拉丝性的作用 适量增加减粘剂可提高油墨印刷操作适性,使图像再现性良好但若过量添加,会使油墨的均匀度变差,影响再现性能干燥剂 它是促使油墨干燥的物质,又名燥油 对于氧化聚合型油墨,干燥剂的加入,能使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物质加速结膜的过程。
此类干燥剂多是金属氧化物,催干性能与金属类型有关钻燥油催于最快,且由表及里地干燥;锰燥油催干一般,表里同时干燥;铅燥油催干最慢,由里及外地干燥增塑剂 是使墨膜柔软的助剂,对挥发干燥型油墨有很好的效果,但添加过量会使树脂软化,导致承印物粘连。
增塑剂对反应型油墨没有效果 以硝酸纤维为连结料的丝印油墨中常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油基油墨中加蓖麻油,水溶性油墨中加甘油等,都能改善它们在某些承印面上印迹的固着性在软塑料丝印中,增塑剂的采用更为普遍 增塑剂的选用应注意与油墨体系的相溶性及耐久性,后者又与其挥发性、抗迁移性、耐光性、耐热性及耐寒性等性能有关。
消泡剂 包括硅系和非硅系前者用途广泛硅系消泡剂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过量使用会导致油墨的粘着不良气泡的消除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化学反应,如酸和钙盐能破坏皂膜;另一种是通过“顶走”成泡剂的办法 后者的消泡剂,其表面张力应小于成泡剂的表面张力,在油墨中很少溶解,表面的铺展性好,且不足以形成坚固的膜。
消泡剂也视油墨性质而异,如水性油墨常采用正辛酯、仲辛醇及丙三醇;非水性油墨则采用磷酸三丁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量为1200~2700)对两类油墨都有效,成为油墨中应用最广的消泡剂消泡剂的用量要严格控制,尤其是桂油类消泡剂,一般为油墨的3%。
分散剂 是促进颜料在连结料中分散的助剂 颜料分激得好,会提高油墨的浓度和鲜明度,使均匀度较好,减少斑点的发生均匀剂 均匀剂是改善墨股平滑性的一种助剂 虽然没有万能型的均匀剂,不过可根据油墨不同种类的要求添加不同的均匀剂,起到均匀墨膜的效果。
牢固剂 是一种能提高墨膜牢固性、耐磨擦性的助剂,主要使用蜡类颜色分离防止剂 单一油墨中使用两种以上的颜料,在混合油墨时为防止颜色分离而添加的助剂沉淀防止剂 油墨中颜料比重大时,为防止在贮藏过程中颜料沉淀而使用的助剂。
抗静电剂 它是为消除网版上因印刷引起的静电荷使用的化学物质 此剂多属于表面活性剂,在印刷过程中加入油墨内,用量约为油墨量的l~3% 另一种为喷雾剂,印刷中将它喷到网版、油墨、印件及印台上防结网剂 印刷中断时,为防网版上的油墨干结,将防结网剂喷于油墨面上,能使挥发干燥型双氧化干燥型油墨保持24小时不干结,但对二液反应型油墨无效。
偶联剂 在印刷油墨较难附着的承印材料,如玻璃上印刷时,在油墨中添加偶联剂由于偶联剂的界面作用,可改善油墨的附着性能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吸收剂可吸收紫外线,提高油墨的耐气候性特别是对在室外使用的耐光性较弱的荧光油墨印刷品,使用时会有很好的效果。
消色剂 浆状的消色剂是用粉末消色剂在连结料中炼制而成的稀释剂 它是用以改善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的一种液体 使用时还应考虑挥发速度、安全性以及与连结料混溶性等需要,因此稀释剂常随油墨类型和印刷环境而异。
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及印刷条件,同类稀释剂常分三种规格,即标准型、快干型和慢干型 如PVC-PVAC共聚树脂油墨,其冬季和夏季用的稀释剂配方分别为: 环己酮 20份 二甲苯 40份 快于稀释剂(冬季用)
醋酸丁酯 30份 环己酮 30份 二甲苯 40份 慢干稀释剂(夏季用) 乳酸丁酯 30份